IT職業教育學校的培養方式和高校還是有很大的區別,IT職業教育機構更偏向于對專項技術能力的培養,因此IT教育的人才能夠更快的適應工作,那么你知道,IT職業教育可以給IT行業帶來三大好處。
1.更豐富的學習資源
在IT培訓這個市場蓬勃發展之前,如果你想學習編程,好的書應該是這本,譚浩強的《C語言設計》(這本書的發行量超過1000萬冊)。但是,現在你想學習編程開發實戰,好的教程不是大學的教材,網絡上搜一下,IT培訓提供個大量優質的視頻教程,從編程語言基礎,到框架,到項目開發。書籍也是如此,北大青鳥也公開出版了高質量的教材。反觀,國內大學無論是網絡上視頻公開課還是出版的教材,都不能跟上現在開發的技術。而國外大學開發的課程,幾年前有了。
2.降低學歷要求
無論是初的“軟件藍領”的概念,還是現在面向大學生的IT職業技能培訓,無疑都是大大降低了程序員這個職業進入的門檻。
10年前,大學計算機專業畢業幾乎是進入程序員、編程開發領域的唯一道路。多少同學有換專業的想法,但是可操作的非常少。(一個本科計算機院校專業、軟工專業每年招生不會超過300人,遠遠無法滿足IT行業發展對人才的需求)
IT培訓提供了一條快速進入這個行業的方法。從另一方面來說,IT培訓行業慢慢提高了互聯網企業、軟件公司的用人門檻。如果你大學讀計算機專業,只是跟著上上課,練習少,沒有什么項目開發經驗,想要找一個軟件開發工程師的工作已非常難了。
3.學習周期縮短
如果說,以前讀大學后去做編程開發,這個學習周期是4年的話,那10年前IT培訓第一次把這個時間降低為一年半,后來這個行業Top1的公司把IT技能培訓學習的周期定為4個月,成為一個行業標準。
有人說,北大青鳥早提出了教育培訓的標準化,對國內加盟連鎖體系貢獻了實操經驗。我認為對學習者大的貢獻是,厘清了職業技能學習的方法和學習周期。
如果以IT培訓需要4個月做為一個標準的話,你自學時間安排應該安排6~8個月,可以完全掌握一種職業技能。這簡直就是給自學者亮起一個指路的明燈。
在學習方法上,視頻學習方式比較好入門,多練習、做項目,把知識和技能點有效鞏固和串聯起來,每天保證一定時間的學習強度,可以快速提升你自學的信心。
IT職業教育和高校的教育是兩個方向,IT職業教育更注重是技能的培養,讓你更快的接觸到工作所需要的技能,在職場更快的適應,如果你還沒有心儀的機構,不妨了解一下南京北大青鳥,期待你的咨詢。